乡村人老胡
“人怎么可以聪明到这个样子?”9月16日,四川攀枝花,一小区为了防止发来车辆进入,竟然在小区入户门上挂了29把锁,业主开自家锁即可进入。网友:“这虽然是最便宜的门禁系统,但却使用了超前的“区块链”技术!”
信源:封面新闻
去年9月16号,四川攀枝花的姜先生饭后散步,路过一个老小区时,脚突然停住了——这小区大门上挂的东西也太奇怪了吧?
一条铁链子上,密密麻麻串着29把锁,有新有旧,花花绿绿的,风一吹还哗啦响。他当时就琢磨,这小区看着挺普通,墙皮都掉了不少,怎么还搞这么“大阵仗”?
买29把锁的钱,凑凑说不定能装个简单的门禁,为啥偏要这么弄?
后来跟小区里的大爷聊了聊,才明白这背后全是业主们的无奈,也藏着最实在的智慧。
这事儿不是我瞎编的,封面新闻当天就报道过,姜先生说的细节跟报道里一模一样。
这个小区是以前一个单位的家属院,住的大多是老职工,没专门的物业公司,也没保安守大门。
早几年还好,后来外面的车越来越多,好多人图方便,就把车停进小区里,本来院子就小,车位没几个,一来二去,业主们自己回家都找不着地儿停车。
有业主说,最夸张的一次,他晚上十点下班回来,绕着院子转了三圈,最后只能把车停在两条街外,走回来的时候脚都酸了。
跟外面的车主理论,人家说“又不是你家的地儿,凭啥不能停”;想找管理的人,又没人管,业主们愁得不行,凑一块儿聊了好几回,都没琢磨出办法。
直到有一回,几户人家在楼下纳凉,又说起停车的事儿,有个大叔拍了下大腿:“咱自己的门,自己管!每家买一把锁,串在铁链上,要进门就开自己的锁,外人没钥匙,不就进不来了?”
这话一出,大家都觉得靠谱。第二天就有人去五金店买锁,你家选个铜的,我家挑个铁的,没几天,29把锁就串在了大门的铁链上。
从那以后,规矩就定下来了:业主回家,掏出自己的钥匙,打开对应的那把锁,铁链一松,大门就能推开;外来的车想进来,没钥匙解不开锁,只能绕路走。
姜先生后来再路过那小区,特意留意了下,院子里的车位整整齐齐的,没再看见外来车乱停,几个业主在楼下聊天,说起这29把锁,都笑着说“还是这办法管用”。
这事儿传到网上,网友们都乐了,有人调侃:“这哪是锁啊,分明是‘民间版区块链’!每把锁都是‘节点’,自己管自己的钥匙,还不用交物业费,比智能门禁靠谱多了。”
还有人说:“别笑人家土,你装个智能门禁,得花钱买设备、找师傅装,坏了还得修,这29把锁,坏了一把换一把,谁家的锁谁负责,省心又省钱。”
其实仔细想想,这事儿最有意思的不是锁本身,是业主们的思路——没等着别人来解决问题,也没追求多高大上的办法,就用最实在的方式,把自己的难题解决了。
好多人住小区,遇到点事儿就盼着物业、盼着社区,可有时候,老百姓自己凑一块儿想的招,反而更接地气、更管用。
就像这个攀枝花小区,29把锁看着不洋气,甚至有点“笨拙”,但它解决了最核心的问题:外来车进不来,业主停车不发愁。
不用学复杂的操作,不用交额外的费用,每户人家拿好自己的钥匙,日子就顺当了。
后来封面新闻还采访了小区里的业主,有人说:“刚开始挂锁的时候,还有人觉得不好看,说像‘铁笼子’,可没俩月,没人说了——好看不好看的,不如管用重要。”
这大概就是老百姓的智慧吧:不跟你玩虚的,也不搞花架子,只要能解决问题,哪怕是29把普通的锁,也是好办法。
你要是住在这样的小区,会不会觉得这29把锁,比那些动不动就坏的智能门禁,更让人踏实?


